《园林美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开课学院: 建筑工程与规划学院 制作人:孙英
课程名称 |
园林美学 |
授课对象所属专业 |
风景园林 |
课程类型 |
专业课 |
开课年级 |
大一 |
课程性质 |
专业教育 |
课程总学时 |
32 |
课程简介(300字左右)
《园林美学》为实现毕业要求中学生要求有宽厚的园林科学技术知识,学生具有国际视野而设置。该课程是园林专业教育课中的专业课。目的是增强学生对园林艺术之美悠久历史的认识和理解,激发专业学习的热情,进而产生园林艺术、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的创造力。同时通过对园林美学的历史行程、园林美学领域相关问题的思索等内容的介绍使学生理解园林美产生的背景并欣赏生活中的美学,为园林设计、园林绿地规划、园林工程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扩展视野,接触国际美学思想。
二、案例基本信息
1.案例名称:形态要素构成-山容水态之美
2.对应章节:第三章 第二节
3.课程讲次:第四、五讲
三、案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写意山水园的重要阶段。理解山和水,是人赖以生存的重要生态环境,是中国园林美学赖以建立的重要根基之一。人们不仅在现实的领域里和山水建立物质生态的交换关系,而且继而在审美的领域里和山水建立精神生态的交换关系。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园林设计元素的山水设计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园林的理解与应用。
思政目标:通过山水形态要素设计的思政案例,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山水元素进行园林设计,理解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的关系,增强对生态文明的保护意识以及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四、案例主要内容
案例一:品石美学的范畴系列
弘扬中国传统品石美学理念
再中国古典园林里,石是园之“骨”,也是山之“骨”。它既是山的组成部分,又可独立地作为山的象征。石不但对造园有多种用途,而且名石还往往是镇园之宝,故论山必须先论石。
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通过对石之美的分解和设计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自然、文化与美学之间的连接关系。引导学生欣赏自然界中的山石,感受不同的形态和特性,能够很好的理解并设计出能表达园林情感和主题的作品。
3.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园林山石设计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园林设计能力和审美能力,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社会问题和发挥创造力。例如,通过设计让学生思考环境保护、社会和谐等、家庭和谐问题,并通过山石的搭配和设计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念。
五、案例教学设计
1. 教师简单介绍山石的品评范畴、传统品石文化、石造型以及园林等领域中的作用并强调其重要性。(10分钟)
2. 石头五美:瘦、漏、透、皱、丑在园林艺术中的表现方式。(30分钟)
(1) 教师讲解不同石头的观赏特点和表现技法,包括太湖石、灵璧石等。
(2)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比如不同名石的园林应用方式有哪些、应用场景是什么等。
3. 思政内容融入以及视频资料展示(20分钟)
(1) 结合传统文化和自然环境的时代背景,讲解花石元素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设计中体现人与石文化、自然的和谐共生。
(2) 教师选取几个与石元素设计相关的经典案例,并放映相应的视频资料。
(3) 学生观看并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评论。
4. 反思与总结(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学到的知识进行总结并提出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六、教学反思
本节教学内容涉及石元素在造型艺术中的运用和表现,需要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下进行深入探讨。除了对各种名石的设计进行详细介绍和分析外,还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以使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同时,还需要从文化角度去探讨石元素的表现方式和意义,这也是本章内容的重要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