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院概况 | 团学活动 | 师资队伍 | 教学管理 | 学生管理 | 产学研服 | 实验教学中心 | 招生就业 | 下载中心 | 思政课堂 
请输入搜索信息:
今天是:
文章内容
当前位置: 首页>>教学管理>>课程思政案例>>正文
《建筑设计基础(2)》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2024-11-19 17:23  

《建筑设计基础(2)》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开课学院:建筑工程与规划学院 制作人:徐荫

课程名称

建筑设计基础(2))

授课对象所属专业

建筑学专业

课程类型

专业必修课

开课年级

23

课程性质

核心主干课

课程总学时

96

 

一、课程简介

作为建筑设计系列课程的基础篇,《建筑设计基础(2)》是学生在建筑设计领域进一步深化学习的基础,旨在深化学生对建筑设计基本原理和方法的理解。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更为复杂和精细的设计技巧,为日后的专业实践打下坚实基础。课程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建筑空间构成、建筑材料与细部设计、建筑与环境的关系等方面,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本课程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空间感知能力、设计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通过《建筑设计基础2》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1. 深入理解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技能;

2. 熟悉建筑材料和细部设计,提高建筑设计的精细度和实用性;

3. 学会如何综合考虑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实现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4. 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日后的专业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5. 提高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好准备。

总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全面提升自己的建筑设计能力,为未来的专业实践奠定坚实基础,以适应未来职业发展的需求。

二、案例基本信息

1.案例名称光影交织:空间限定手法在现代建筑中的实践与设计构思

2.对应章节:第6章 建筑空间构成 6.1空间限定手法

3.课程讲次:第8

三、案例教学目标

《建筑设计基础2》作为建筑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建筑设计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同时,本课程也注重思政元素的融入,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素养。具体教学目标如下:

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巧,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建筑设计任务。同时,了解建筑设计行业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思政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同时,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素养的优秀建筑设计人才。

四、案例主要内容

1、空间构成

介绍空间构成,探讨如何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实现建筑功能的高效利用。

2、空间限定手法

介绍空间限定手法的基本原理和分类,探讨其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分析其对绿色生态办公楼空间设计的影响

3、光影空间设计

分析光影空间的营造方式,探讨如何通过合理的设计手法利用自然光和阴影创造出舒适、节能的空间环境。

五、案例教学设计

1、空间构成概念(5分钟)

空间构成概念在设计和艺术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涉及到如何利用不同的元素、形状、线条和色彩来创造一个有吸引力和功能性的空间。空间构成不仅仅是关于美学,还涉及到人类心理学和行为学,因为一个好的空间布局可以影响人们的心情、工作效率和整体体验。

在室内设计中,空间构成是一个关键因素。设计师需要仔细考虑如何最有效地利用空间,同时保持其美观和实用性。例如,在办公室设计中,空间构成可以影响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创造力。一个过于拥挤或杂乱的办公环境可能会导致员工感到压抑和不适,而一个宽敞、明亮和有序的空间则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满意度。

在建筑设计中,空间构成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建筑师需要考虑如何通过各种元素和技巧来创造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建筑外观,同时确保建筑内部的空间布局符合功能需求。一个好的建筑空间构成不仅可以提高建筑的整体美感,还可以提升建筑的使用价值和可持续性。

除了室内和建筑设计之外,空间构成概念还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如景观设计和城市规划等。在这些领域中,设计师需要综合考虑自然环境和人文因素,以创造一个和谐、舒适和可持续的空间环境。

总之,空间构成概念是设计和艺术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涉及到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能,需要设计师具备创新思维和实践经验。通过合理的空间构成设计,我们可以创造出更加美好、舒适和实用的空间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2、空间限定手法(30分钟)

空间限定手法是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手段,它可以通过不同的设计元素,如墙体、门窗、隔断等,来划分、组织和限定建筑内部的空间,从而创造出丰富多样的空间体验。

1)介绍空间限定手法的基本原理和分类。

根据空间限定的方式,我们可以将其分为实体限定和虚拟限定两大类。实体限定主要是通过墙体、隔断等实体元素来划分空间,而虚拟限定则主要通过色彩、光影、材质等非实体元素来营造空间感。

2)探讨空间限定手法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引出实例:一座商业综合体巧妙地运用了虚实结合的空间限定手法。在建筑内部,他通过大面积的玻璃幕墙和开放的钢结构框架,营造了一种通透、开放的空间感。同时,通过设置巧妙的隔断和装饰元素,将空间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使得整个建筑既具有现代感,又不失实用性。

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快速发展,空间限定手法已成为建筑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种手法通过运用不同的设计元素,如墙体、隔断、柱子等,对建筑空间进行有效的划分和限定,从而创造出更加舒适、实用、美观的建筑环境。

在现代建筑实践中,空间限定手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在办公空间中,设计师常常采用高隔断、玻璃幕墙等元素,将空间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如办公区、会议区、休息区等,以提高空间的利用效率和工作效率。在商业空间中,空间限定手法也被广泛运用,如商场内部的商铺划分、展示区域的设置等,以提升购物体验。

在设计构思方面,空间限定手法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设计师需要根据建筑的功能需求、空间特点和使用者的行为习惯,综合考虑空间的划分和限定方式。例如,在住宅设计中,设计师需要考虑到家庭成员的生活需求,合理划分居住空间、厨房、卫生间等功能区域,并通过巧妙的设计手法,营造出温馨、舒适的居住环境。

同时,空间限定手法还需要与其他设计元素相结合,如采光、通风、绿化等,以创造出更加健康、环保、可持续的建筑空间。例如,在公共空间设计中,设计师可以通过巧妙运用空间限定手法,将自然光线引入室内,营造出舒适、自然的氛围,同时也可以通过绿化植物的设置,提升室内空气质量和视觉舒适度。

总之,空间限定手法在现代建筑中的实践与设计构思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设计师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通过巧妙运用空间限定手法,创造出更加舒适、实用、美观的建筑空间,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

  1. 建筑规范学习(10分钟)

结合国家建筑政策法规进行讲解,引导学生了解国家对于建筑设计的要求和规范,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4、光影空间设计(20分钟)

1)通过引入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元素,引导学生认识并尊重本土文化。

在学习空间布局和色彩运用时,可以引入中国传统建筑和绘画的精髓,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这种文化自信的培育,有助于学生在设计实践中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光影空间设计课程可以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民生。

学习光环境设计时,引入节能环保、绿色建筑等理念,让学生了解到设计在改善人类生活环境和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这种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5、课堂讨论与小结(20分钟)

讨论空间限定手法在建筑设计中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会对空间限定手法产生不同的影响,从而塑造出各具特色的建筑风格。例如,在传统的中国建筑中,空间限定手法往往强调“天人合一”的理念,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而在现代的西方建筑中,空间限定手法则更加注重个性化和创新性的表达。

课后作业:思考空间限定手法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光影空间营造。

六、教学反思

1、通过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可以评价学生对于国家建筑政策法规的理解程度和应用能力,以及对于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的认识和态度。

2、通过实践操作和团队合作,可以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在实践过程中,关注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和职业操守,评价其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

3、在教学中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引导他们思考、讨论、交流,让他们在课堂上不仅仅是听众,更是参与者。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建筑工程与规划学院

地址:前进东路551号九江学院建筑工程与规划学院  邮编:332005

电话:0792-8311034  邮箱:tjxy@jju.edu.cn QQ:11828194 或12240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