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会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开课学院:建筑工程与规划学院 制作人:李晓琼
课程名称 |
城市社会学 |
授课对象所属专业 |
城乡规划 |
课程类型 |
工科 |
开课年级 |
大四 |
课程性质 |
专业课 |
课程总学时 |
32 |
一、课程简介
《城市社会学》课程是城乡规划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思政型三位一体创新教学模式组织教学。线上课程依托超星学习通平台自建课程结合线下课内实践组织教学。我国城市问题的成功解决,需要城市社会学的建设和发展,城市社会学以城市社会空间为对象,重点介绍了城市社会学发展过程,城市社会结构,城市社会问题,城市社会学流派,城市社会分层与流动城市社会极化与空间隔离,城市贫困与贫民窟,城市社会融合,城市社会转型与空间重构,城市社会空间分析方法,城市社会学与城市规划编制,社区发展与,社区规划城市社会学调查研究方法以及城市社会调查分析与报告编制等内容。
二、案例基本信息
1.案例名称:新旧社会城市追梦故事——骆驼祥子与冉光辉
2.对应章节:第五章 城市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第2节与社会流动
3.课程讲次:第5讲
三、案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城市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基本概念。
2、情感目标:融入爱党、爱国理念。教育珍惜当下好时代,努力成人成才。
3、能力目标: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做合格接班人。
四、案例主要内容
1、旧社会骆驼祥子追梦故事;
2、新社会冉光辉追梦故事;
五、案例教学设计
(一)案例导入
1、课前环节
(1)通过课程在线平台,发布以下内容:
①学生学习了解专业办学条件,预习线上网络平台教学微视频。②要求学生观看《社会主义500年》,鼓励在平台讨论区就所观看的视频及提出的问题发表观点。
教师及时收集平台数据,掌握学生课前学习情况。
通过课前预习,激活学生学习目标知识的心理准备,培养大学生自学的习惯、提高自学的能力。
(2)问题创设:
①青年如何实现社会阶层的跃迁?请分享自己的想法!
由教师抛出问题、学生探求真知,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主动学习的求知精神。
2、课堂环节
(1)总结学生课前学习情况,具体包括:①反馈平台数据,针对平台讨论区热点观点进行点评。②对表现出色的学生予以公开加分,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2)讲解课前发布的讨论
故事导入:从老舍名著《骆驼祥子》北漂追梦和CCTV追踪报道冉光辉渝漂追梦的对比故事,讲解城市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理论知识,使学生认识到城市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与国家政治、社会体制密切相关,引导树立爱党、爱国观念,珍惜当下好时代,努力成人成才。
(3)讲解新旧社会城市追梦故事要点
1)旧社会骆驼祥子三次买车梦碎的原因和时代背景。
2)新社会冉光辉买房、孩子上学、就业三次梦圆的原因和时代背景。
3、课后
(1)汇总学生讨论情况,编写教学反思。
(3)布置课程学习体会和下一节任务。
(二)教学方法
1、教学形式选择: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思政型教学
2、现代信息技术应用
线上理论课堂主要采用了超星学习通泛雅智慧课堂。
3、考核评价方案
采用形成性评价:通过学生参与课堂情况、教学过程的记录、行为学观察进行评价、反馈;
六、教学反思
1、教学成效
(1)学生课前能够积极学习线上布置的任务,认真思考教师抛出的问题,并参与讨论,体现了课前准备的自主性和自律性。
(2)根据学习通上学生们的回答,可以看出他们对①青年如何实现社会阶层的跃迁?问题的认真思考。
(3)通过思考课后问题,该案例激发了学生结合自身情况,进一步反思和体会自己应该如何做?”。
2、案例实施优点
(1)代表性强,感召力强,学生始终兴致盎然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2)老师不断地给予鼓励,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
(3)网络教学的应用,让学生将自主学习所获得成功的喜悦得到升华。
3、教学改进
(1)改进教学方法,增强灵活多样性。除了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中的讲授法、案例法及多媒体教学之外,还可采用动画展示、作品展示和查阅资料法等,这样更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升驾驭知识的高度,努力做好“课程思政”的传播者。进一步钻研融入思政的知识切入点,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3)进一步整合教学内容,合理运用课外与课内相结合方法。课上通过教师或学生学习课程的基础性知识,思政案例讨论可以小组形式放在课外进行,然后在课堂展示讨论结果和学习心得,这样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搜索资料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