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院概况 | 团学活动 | 师资队伍 | 教学管理 | 学生管理 | 产学研服 | 实验教学中心 | 招生就业 | 下载中心 | 思政课堂 
请输入搜索信息:
今天是:
文章内容
当前位置: 首页>>教学管理>>教务信息>>正文
丈量千年文脉 绘就传承底色——建工学院赴白鹿洞书院开展古建筑测绘实习
2025-11-07 07:43  

 /图  王玲  / 徐姝 徐芸 

“一砖一瓦藏规制,一榫一卯见匠心。”为将古建筑测绘理论与文化遗产保护实践深度融合,11月4-5日,九江学院建筑工程与规划学院建筑学专业A2441班23名同学指导教师王玲的带领下,赴“海内第一书院”——白鹿洞书院开展独具特色的古建筑测绘实习。此次活动前期经过周密筹备,从实习任务书细化、测绘工具调配到与书院管理方的深度对接,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为实习顺利开展筑牢基础。

undefined

 

作为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白鹿洞书院不仅承载着厚重的教育历史,其建筑群更堪称明清古建筑的典范,礼圣门的廊式格局、礼圣殿的重檐歇山屋顶、御书阁的楼阁形制,每一处都蕴含着传统营建智慧,为测绘实习提供了珍贵的活教材。

undefined

 

实习首日,同学们首先开展实地踏勘,梳理“核心建筑(礼圣殿、明伦堂、御书阁)——辅助建筑(斋舍、碑廊、泮池)——景观元素(溪流、古木、摩崖石刻)”的分布逻辑,分析“山水—建筑—庭院”的融合布局如何体现古代书院“藏于自然”的营造智慧;同时聚焦建筑细部,系统观察台基、门窗、墙柱、地面、屋顶、天花等构件的形式,识别脊兽、瓦当、梁枋、雀替等装饰纹样,深化对书院建筑工艺的认知。

undefined

 

在测绘现场,指导教师王玲结合前期布置的任务书要求,对测量流程进行细致示范。23名同学按小组分工,携带小型激光测距仪、钢卷尺、绘图板等工具,分别对指定区域展开测绘。有的小组聚焦礼圣门的隔扇门细节,精准记录格心棂条间距与裙板尺寸;有的小组专注于礼圣殿的柱础参数,反复核验柱距数据;还有的小组针对丹桂亭的结构,完成柱间距与台基的尺寸采集。测量过程中,学子们严格遵循“先整体后局部、先控制后细部”的原则,现场绘制草图、标注数据、拍摄影像资料,遇到墙体厚度不均、踏跺不平整等问题时,及时与指导教师研讨解决方案,将课堂所学的误差控制、数据核验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中。

undefined

 

次日的实习重点转向数据补测与成果梳理。同学们针对首日测量中发现的疑问,对朱子祠隔扇门十字如意方心格”花纹、泮池石栏的望柱间距等细节进行二次复核,确保每一组数据都真实可靠。在书院的丹桂树下,各小组轮流展示初步测绘成果,深化对古建筑因功能定形制理念的理解。“以前在课本上学习斗拱、柱础,直到亲手测量才明白,这些工艺不仅是技术要求,更藏着建筑稳定的科学逻辑。”一名同学在实习日志中这样写道。

两天的实习中,同学们以严谨的专业态度完成了既定任务,共形成现场测稿11张、数据记录表12份,涵盖书院7处核心建筑的平面尺寸、立面细节。这些成果不仅是对书院部分古建筑现状的系统记录,更为后续的CAD规范绘图、实习报告撰写积累了扎实素材。

此次实习是我校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让同学们锤炼了测绘技能,更在触摸千年古建筑的过程中深化了文化认同。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亲手丈量书院文脉,深刻体会到古建筑保护的紧迫性与责任感。下一步,建工学院将对实习成果进行系统整理,形成完整的测绘图纸与研究报告,让这份饱含青春温度的测绘成果,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的文化纽带。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建筑工程与规划学院

地址:前进东路551号九江学院建筑工程与规划学院  邮编:332005

电话:0792-8311034  邮箱:tjxy@jju.edu.cn QQ:11828194 或12240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