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与规划学院简介
建筑工程与规划学院诞生于1997年,是校重点建设发展的骨干工科院系之一,也是九江地区乃至赣北唯一的一个专门培养土木工程和建筑规划及相关专业人才的基地。学院先后经历了建筑工程系(1997年—2001年)、土木工程系(2001年--2004年)、 土木工程与城市建设学院(2004 年--2019年)、建筑工程与规划学院(2019年至今)四个发展阶段,由建系伊始的一个专科专业、40余人的小系,发展成为面向全国招生、在校学生2200余人的中等规模院系。
学院现有教职工105人,其中班子成员4人。下设7个教研室(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工程基础、建筑学、城市规划、风景园林、展陈空间)和2个中心(实验中心、力学中心),以及4个行政科室(办公室、教研管理科、学生管理科、学生思政科/团委)。学院目前拥有土木工程、工程造价、城乡规划、建筑学和风景园林五个本科专业,横跨工学、管理学等学科门类。
【党的建设】学院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建立完善意识形态工作机制。凝练“红色建工”党建品牌四大工程——在政治建设上下功夫,打造领航工程;在理论武装上下功夫,打造塑魂工程;在强基固本上下功夫,打造筑垒工程;在凝心聚力上下功夫,打造护航工程。学院党委多次获“党建示范点”“党建工作标杆学院”“样板支部”“优秀主题党日活动”等荣誉;“道路与人生”“思政工作研讨会”“沙龙访谈”等已成为学校知名的思政建设品牌;多次在省级以上主要媒体发表特色亮点报道。
【学科建设】学院目标定位为区域性领先、高水平应用型的建筑工程与规划等学科的较高层次的高等学院教育、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中心。2018年通过了教育部专家组对我校的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22年省教育厅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中土木工程、城乡规划和工程造价3个专业排名分别为第10、第6和第5,评价结果良好。2021年城乡规划专业获得校级本科应用转型试点实施立项,目前城市规划、土木工程、工程造价等专业已开始进行应用型转型试点2年。
【人才师资】学院在编教职员工共105人,副高以上占比30%,中级占比60%;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1人,博士在读8人。学院“双师双能”型教师占比50%以上。2023年郭钊博士入选“赣鄱俊才支持计划·高校领军人才培养项目”青年领军人才。
【教科研服】过去五年学院师生获大创项目国家级立项7项、省级立项6项、校级立项8项;各类大学生竞赛获国家级奖项7项、省级奖项39项、校级奖项20项;各类课程建设获省级立项7项、校级立项8项;教研项目获省级立项5项、校级立项3项;教学成果奖获校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8项;各类教学比赛获校级一等奖5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校级教学团队立项1项等。获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级2项、省级2项;各类科研项目省级立项12项、市厅级立项5项;纵向项目经费共到账104万元;横向项目经费共到账366.5万元;师生参与校园建设项目百余项。发表论文54篇(SCI 12篇、各类核心21篇);取得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64项、外观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3项。
【实验室建设】学院实验中心是目前江西省最为完善的土木工程试验中心之一。现拥有实验用房6900平方米,室外辅助试验场2000余平方米,固定投资额达3000万元。下设工程结构与力学、工程材料与土工、工程测量与检测、工程设计与园林四个分中心。包括工程结构室、材料力学室、建筑材料室、土工室、工程地质室、工程测量室、工程检测室、模型制作室、专业机房、专业画室、园林室等11个专业实验室与实训基地,是土木工程、城市规划、工程造价、测量工程等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平台。
【培养就业】学院本着严谨求实的办学思路,秉承“人无我有、人有我特、人有我强”和“教育设施一流、教学水平一流、管理水平一流”的理念,落实学科建设目标。学生培养目标定位准确,紧抓全员育人主线,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教育教学质量,考研率稳中有进,第二课堂活动也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实现了校运会“九连冠”。毕业生广受社会认可,就业率连年高企,至今学院已为江西及全国其它省市培养了近20000名土建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经济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未来,建筑工程与规划学院将继续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凝练学科方向;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加强目标管理,确保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大力提高政产学研服实力,筹备建工类现代产业学院;用充实和提高两手抓的思路千方百计搞好师资队伍建设;积极探索优化二级学院的管理机制,提高效率和效益;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大力提倡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学校总体发展目标及任务,为建设区域性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为服务地方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数据截至2024年3月)